苏浮尘

后院。

Salvatore Accard / String Sonata No.3 in C Major: 3. Moderato - Rossini

汉哥你的幻肢怎么那么长:

古水:

*sound of maestro*(大师原声) 之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第三号」之
末乐章: 不过份的
(String Sonata No. 3 in C Major: III. Moderato)

        弦乐四重奏作为室内乐中的重要形式,经由古典时期的鲍凯利尼、海顿、莫扎特之发展传承,到贝多芬时期或已成为展示作曲家对乐器间平衡能力及乐思表达才能的试金石,一部完美的四重奏作品,当能达到甚至超越一首交响曲所蕴藉的音乐思想。
        以歌剧作品著称于世的意大利作曲家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2.29-1868.11.13)在其24岁时便以一部喜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扬名天下,确立其在当时歌剧界乃至其后几十年内无人能及之地位。殊不知,在其12岁之年,便以其近似莫扎特的天赋灵感与少年才气,在短短三日内,完成了六部弦乐四重奏之创作,这些作品虽带有海顿和莫扎特的深深烙印,却已然显示出这位天才于之后走向歌剧神坛的种种先兆--精巧的结构之上被赋予频繁的节奏变化,清晰的乐句脉络之下始终贯穿着美妙的旋律,恍若人声的弦乐在高低音间优雅起伏,散发出帛锦般的熠熠光辉,令双耳难以防备,心灵渐渐迷醉。若是多年后耳背眼花垂垂老矣的乐圣知道罗西尼在自己热衷弦乐四重奏创作之年已经有这般了得之作,想必也不会说出:“全情投入喜歌剧创作吧,任何其他音乐或将浪费你的才华!”之类的话来。
        这些在作曲家有生之年被埋没的精华之作,于今世常以被改编成小编制弦乐室内作品(或谓弦乐奏鸣曲)之形式演绎,扩充的声部和提升的音量相较原始的2把小提琴加上大提琴和倍低的编配更具音乐表现力,也充分展示了多声部弦乐之美。 

演奏: 圣马丁室内乐团***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指挥: 内维尔·马里纳爵士
***
          (Sir Neville Marriner 1924.4.15- )

热度 ( 50 )

© 苏浮尘 | Powered by LOFTER